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1-09-27

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大学生

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各有关部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团中央“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工作要求,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经学院团委研究决定,2021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倾听红色故事,感悟苦难辉煌

二、活动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要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主动关心国情、社情,认真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方式。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结合“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落实“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求,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支教等为重点,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思路,结合实际与自身特色,突出重点,开展送文化下基层、志愿服务、专业技能、乡村振兴、政策宣讲、乡村美化等活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使广大青年“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重走长征路活动

继续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深刻体会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二)重走川藏路活动

了解“两路”精神的时代特征和深刻内涵,进一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践行交通运输核心价值,组织学生骨干现场感受川藏公路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传承发扬“两路”精神,秉承“敬德修业、拓道致通”的校训,刻苦学习,履职尽责,团结奋进,努力拼搏。

(三)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活动

集中组织院学生骨干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党委安排到指定的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开展爱心捐赠、政策宣讲、乡村环境美化、支教、专业实践帮扶等活动。

(四)青春志愿爱在社区/旅途志愿活动

1.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进入学院、各系对口联系的社区,参与开展社会治理、扶弱济困、政策宣传、课业辅导、社区居民兴趣培养、义务宣讲走进社区、教长者用智能终端、助老生活缴费等志愿服务活动。

2.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根据团省委和省交通运输厅共同推动的“青春志愿·爱在旅途”志愿服务项目依托各地火车站、机场、地铁、港口码头、道路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场所建立志愿服务点,以秩序维护、引导咨询、便民利民、帮扶重点旅客、交通安全劝导、应急救援等为主要服务内容

(五)专业技能实践活动

认真开展暑期社会调查研究和专业技能实践,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色,通过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送技术到一线,服务项目,服务基层。

三、活动方式

(一)就近就便,分散活动。各系团总支要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学院党委《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工作方案》结合起来,在重点组队开展活动的同时,对不能参加统一活动的同学提出明确的要求,鼓励暑期返乡大学生关注、关心家乡发展,主动参与家乡开发建设,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和技术支持。返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假期走进工厂、社区和农村,实地开展专业技能实践。

(二)按需立项,按项组团。各系团总支应结合服务地区和自身实际至少组建一支5至7人的交院追梦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分队(重点团队),确定一个服务类别、明确一个服务方向,于6月4日前向院团委申报。院团委将根据审批通过的实践活动项目实际情况,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在活动结束后划拨经费,资助实践活动项目的开展。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系团总支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在全体同学中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高度重视参加活动的师生的安全,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一次契机,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

(二)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各系团总支要根据服务需求进行立项,围绕今年主题和工作重点突出抓好志愿服务团队。要按照“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做到“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

返校后各重点团队成员需上交2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报告、其余参与暑期实践学生个人需上交1000字左右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求统一采用A4纸打印)。需介绍信的学生可在6月15日前到院团委办公室领取。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系团总支要把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计划,组织精干力量深入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协助做好宣传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期间,请广大同学及时通过学院微信、微博、易班等媒体宣传报道活动,向院团委微信、微博投稿,稿件体裁不限。

(四)切实重视基地构建特别要加大青春志愿爱在社区(旅途)对口联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力争建立相对固定的服务社区、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受锻炼,当地见成效。

(五)严格评选,表彰评优。下学期开学后一周内,社会实践报告经团支部初评交所在系团总支审核后,将成绩报院团委审批评优,评优结果作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加分依据。


                                     共青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15月20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东段208号 邮编:611130 电话:028-82680064(办公)

蜀ICP备13005849号 Copyright © 2013 SVTCC.EDU.CN